多家中國公司爭“第一股”,智能駕駛賽道迎來上市熱潮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4年被視為自動駕駛登陸資本市場的大年。
繼10月24日智駕芯片供應商地平線在港交所掛牌上市、10月25日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文遠智行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之后,11月27日晚,小馬智行(股票代碼“PONY”),中國的另一家與自動駕駛相關的企業也正式登陸納斯達克,并達成今年以來美股自動駕駛領域最大規模的IPO。
屬于中國的自動駕駛時代儼然拉開帷幕,一邊上演著多家公司爭當“第一股”的欣欣向榮,另有大批自動駕駛相關企業仍在排隊等待上市。分析認為,資本大環境疊加投資者的需求等因素,助推了這波自動駕駛公司上市浪潮。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第三季度,國內外無人駕駛領域公開超56起重要投融資。三季度資本市場對無人駕駛領域信心更強,披露融資總額超132億元。
有意思的是,不論是已經上市的文遠知行、小馬智行,還是處于融資階段的元戎啟行、毫末智行等,他們的創始人或高管大多都有在百度智駕團隊工作的背景。
此外,像地平線這樣的智駕芯片供應商以及圖達通這樣的激光雷達供應商等供應鏈企業,也與百度有著深厚的合作關系。一個百度系智能駕駛生態圈儼然已經成形。
自動駕駛的賽道雖然火熱,另一邊,仍有一批相關企正處于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近期“噩耗”頻傳,毫末智行于近日被曝大比例裁員,多家媒體報道縱目科技面臨財務挑戰,員工工資部分發放,被稱為“自動駕駛第一股”的圖森未來在上市三年后宣告退市。
因為,即便已經成功上市,盈利仍是這些自動駕駛公司共同面對的挑戰。“中國自動駕駛第一股”地平線,在過去三年半的時間里累計已虧損超過220億元人民幣;“全球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文遠知行在過去三年半累計虧損超50億元;“Robotaxi第一股”小馬智行的招股書顯示,近兩年半,小馬智行累計虧損達3.25億美元,約合23.07億元人民幣。商湯絕影CEO、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剛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他認為自動駕駛相關業務想要盈利,還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
分析稱,上市能夠緩解自動駕駛企業的資金壓力,對于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和商業化可謂至關重要。業界認為明年或許將成為自動駕駛公司從虧損走向盈利的分水嶺。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