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布局中東
隨著交通銀行入駐迪拜,五大行正式“會師”阿聯酋。中資銀行在中東地區布局進一步完善,有望為“引進來”和“走出去”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金融僅是中國與中東地區持續深化合作的著力點之一。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推進,巨大的經濟互補性激發了雙邊貿易潛力,中國與中東地區在經貿、投資、技術、人員等領域的雙向流動日益頻繁。
五大行齊聚迪拜
當地時間11月27日,交行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行正式開業。據悉,該分行是交通銀行在中東地區設立的首家銀行機構。此前,工行、中行、農行、建行先后設立迪拜分行。
交通銀行監事長徐吉明表示,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輻射中東、非洲和南亞地區,分行在開業后將依托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戰略性區位優勢,拓展和分享本地區快速發展和中阿深化合作帶來的新機遇,促進雙方經貿與投資合作。
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管理局首席執行官Arif Amiri介紹,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已入駐超過230家銀行,其中包括29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中的27家。
我國五家國有大行也在其列。據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近十余年間,五大行相繼入駐迪拜,布局中東業務。
2008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中東有限公司(工銀中東)成立并正式對外運營,標志著工行成為中資銀行中率先在中東地區開展業務的先鋒。2013年11月,工行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行正式成立并對外營業,與原工銀中東并行運營,工行在中東區域布局進一步完善。
2012年12月,中銀中東(迪拜)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11月,中國銀行迪拜分行成立,承接了中銀中東的全部資產、負債及業務。2013年3月,中國農業銀行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分行成立。同年5月,中國建設銀行迪拜子銀行開業。
整體而言,五大行在迪拜的經營范圍包括貸款、存款、貿易融資、匯款、資金交易等多個業務品種。從客戶對象來看,農行稱以跨國企業集團、中東地區優良大中型企業、在中東地區中資企業以及國際性金融同業為主。中行表示,迪拜分行業務已覆蓋中東地區各主要國家,涉及基礎設施、油氣化工、能源電力、航空物流、電信、金融機構等眾多行業。
除了五大行外,招商銀行也在預備入駐迪拜。今年3月,招行宣布計劃在迪拜國際金融中心設立分行,向迪拜金融服務管理局(DFSA)申請頒牌,撥付營運資金美元5000萬元,最終以金融監管總局審批文件為準。
金融合作不斷深化
中國與中東金融合作正在邁上新的臺階。
一方面,中資機構積極發揮金融橋梁作用,持續做好“走出去”“引進來”配套金融服務。例如,10月工行迪拜分行與阿聯酋某龍頭企業成功簽署跨境并購買方顧問協議。目前,工行迪拜分行對該客戶已實現賬戶開立、存款、貸款、保理、并購顧問五大產品“全覆蓋”。又如今年4月,中行迪拜分行與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落地首筆人民幣貸款合作,支持其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的光伏儲能項目。
另一方面,金融監管部門間的合作也在強化。“中國與迪拜國際金融中心在監管、立法和商業實踐方面有著高度相似的標準,雙方始終存在無縫合作和資本流動的機會,將盡其所能尋找互利合作領域。”迪拜金融管理局首席執行官伊恩?約翰斯頓日前表示。
可持續金融正是合作領域之一。9月,香港金融管理局與迪拜金融管理局共同舉辦首屆聯合氣候金融會議,聚焦各自對于凈零轉型以及相關投資的愿景,探討了香港和迪拜市場進一步合作的機遇。雙方還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深化可持續金融領域的戰略合作關系。
資本市場聯動也取得了重要進展。10月30日,港交所宣布,計劃于2025年在利雅得開設辦事處。“這項舉措展示了我們致力于加強與中東資本市場的聯系、支持中東客戶實現其發展目標的戰略承諾。”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隨著中東與亞洲之間的投資日趨活躍,港交所在連接雙方資本和機遇方面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
此外,財政部近期在利雅得成功簿記發行20億美元主權債券,被視作中國與中東金融合作深化的關鍵一步。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行政總裁王云峰認為,此次發行不僅為其他中資發行人的境外美元債發行提供了定價參考,也有助于為更多中資發行人通過中東市場進行外幣融資打開新的通道。
雙邊經貿投資合作加速
金融是中國與中東合作的著力點之一。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雙方的經貿投資等往來日益密切。
海關總署5月30日發布數據顯示,20年來,中國對阿拉伯聯盟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由2004年的3038.1億元增至2023年的2.8萬億元,增幅高達820.9%。
巨大的經濟互補性激發了雙邊貿易潛力,合作范圍從油氣等傳統能源拓展至金融、基建、新能源、數字經濟等多領域。北大匯豐智庫報告認為,中東地區國家正在推動能源轉型和經濟結構多元化,中國同樣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有利于雙方開拓非油氣領域的貿易合作。
一方面,中東正在不斷吸引中企出海。《中資企業在阿聯酋發展報告(2023—2024)》顯示,目前有超過6000家中國企業在阿聯酋開設公司或辦事處,近五成企業在2023年進行了業務擴張,72%的企業在2023年實現了盈利。例如,光伏龍頭隆基綠能2022年就在迪拜設立了辦公室。
沙特阿拉伯是中企去往中東的另一個熱門地。隨著“沙特2030愿景”進程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涌向沙特。例如,11月21日,中國電信沙特公司在利雅得正式成立,支持沙特企業數字信息化建設。
另一方面,中東資本對中國的投資步伐也在加快。近年來,多家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設立了中國辦公室并組建本土投資團隊,進一步擴大中國一二級市場投資版圖。
以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為例。數據顯示,PIF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對華股權投資總金額約122億美元,占其海外股權投資總額比重20%。
近兩年以來,PIF在華動作更加頻繁。2023年1月,PIF與深圳市福田區合作,在境內成立藍海太庫(深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首只基金規模逾10億美元;去年2月,PIF宣布通過旗下子公司Savvy Games Group投資中國游戲行業,向電競賽事組織公司英雄體育VSPO投資2.65億美元現金;今年5月29日,聯想集團宣布獲得PIF 20億美金的戰略投資;8月,PIF與中國主要金融機構簽署了六份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的諒解備忘錄。
在二級市場上,中國與中東也在“雙向奔赴”。例如,10月30日,沙特首只投資中國市場的交易所買賣基金Albilad南方東英MSCI香港中國股票ETF在沙特交易所上市。在此之前,南方東英沙特阿拉伯ETF于2023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并在今年7月通過內地與香港ETF互掛機制,進入內地市場上市交易。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