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5年A股2月勝率近八成 兩行業昨日掀漲停潮
本周,A股整體小幅震蕩上揚,上證指數在3200點獲得支撐后反身上攻,創業板指成功站穩2100點,滬深300也力保3800點。成交繼續保持微幅放大的趨勢,全周成交逾6.16萬億元,連續第3周增加。
受春節長假效應影響,兩融規模本周小幅減少約48億元。通信行業獲得逾13億元的融資凈買入,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非銀金融、房地產等也獲得超億元融資凈買入。電子行業則被融資凈賣出逾19億元,醫藥生物、傳媒也被融資凈賣出超10億元。
統計顯示,主力資金本周大幅加倉A股,電子、計算機兩行業本周均獲得超200億元的主力資金凈流入,通信、電力設備等也獲得超百億元凈流入。值得一提的是,受益機器人概念的火爆,機械設備連續17日獲得凈流入。石油石化主力資金凈流出逾21億元,食品飲料、煤炭也凈流出超10億元。
展望后市,平安證券指出,中長期資金入市方案落地,有利于增強資本市場長期發展韌性、加快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一方面,中長期資金規模大、投資期限長,能夠有效降低股市短期波動,促進市場內在穩定性提升;另一方面,中長期資金入市有助于推動投資者結構向機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引導市場樹立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促進市場生態改善和長期健康發展。
中泰證券表示,2月是春季躁動的核心時點。2000年—2024年,萬得全A在2月的整體勝率為76%,遠高于其他月份。歷史上來看,2月化工、鋼鐵、農林牧漁和建材等周期品具備歷史高勝率、高賠率的特征,短期可關注這些行業的脈沖式修復機會。中期的行業配置需要等待更加明確的政策和經濟信號,可以開始關注有獨立增長邏輯、2025年業績預期好轉的行業。
市場熱點方面,人工智能產業鏈全線活躍,1月24日一度有近50股漲停或漲超10%,占漲停股數的近一半。智譜AI、Sora概念、多模態AI、ChatGPT概念等細分板塊均大幅走強。瀛通通訊7日6漲停,新炬網絡連續3日漲停,壘知集團、南興股份等均連續2日漲停。
在全球科技博弈大趨勢下,各國均加大了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本周,美國宣布OpenAI、軟銀和甲骨文成立“星際之門(Stargate)”項目,預計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方面4年內至少投入5000億美元,并且項目當前將立即投入1000億美元,ARM控股、微軟、英偉達、甲骨文、OpenAI將是初始的科技合伙人。
國內,中國銀行發布《支持人工智能產業鏈發展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將在未來五年為人工智能全產業鏈各類主體提供不少于一萬億元專項綜合金融支持。
根據行動方案,中國銀行將圍繞賦能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服務人工智能要素供給、助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促進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等重點工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國內外大廠均保持了大模型較快的升級迭代,模型能力迅速提升,更多的應用場景將解鎖,應用的爆發拉動算力基礎設施的需求,預計2025年各科技巨頭仍將保持較高的資本開支強度,建議全面關注海外及國內算力產業鏈,包括GPU、交換芯片、光模塊、交換機、液冷、電源、連接器等環節。
在AI加持與推動下,機器人發展也一日千里,概念股頻頻掀漲停潮。1月24日,A股機器人概念板塊超30股漲停或漲超10%,冀東裝備連續5日漲停,晉拓股份連續4日漲停,新亞電子連續3日漲停,南興股份、長飛光纖等連續2日漲停。其中中大力德、五洲新春等多股創歷史新高(復權)。
港股機器人概念也跟隨大幅上攻,微創機器人全周放量飆升45.51%,優必選大漲近38%。
本周,全國首個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在上海浦東新區正式啟用,首期能容納超過100臺人形機器人同時訓練。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表示,此次啟用的訓練場致力于解決數據采集規模化、標準化、通用化等關鍵難題,助力具身智能應用落地,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光大證券(維權)認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將帶動諧波減速器、無框力矩電機、空心杯電機、六維力/力矩傳感器、滾柱絲桿等上游核心零部件以及PEEK等輕量化材料領域的快速成長,關注國內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以及上游的零部件及材料相關企業。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dcec.cn/post/35945.html